在最近的一次音乐课上,我以《法国号》这首经典曲目为教学内容,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这次实践,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几个关于法国号演奏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乐器的魅力。这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模仿起法国号的演奏动作,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新授部分,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每个小组都有一把模拟的法国号模型(用纸板制作而成),并指导学生根据乐谱进行简单的旋律练习。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正确持握乐器以及基本的吹奏技巧。同时,我也注意到个别学生在合作中存在依赖他人的情况,因此在后续课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个体能力培养。
最后,在巩固提升阶段,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谁是小小演奏家”。孩子们轮流上台表演自己掌握的部分乐句,并由其他同学评价其表现。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然而,由于时间安排稍显紧凑,部分学生的展示机会未能充分满足,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细节规划。
总体而言,《法国号》这堂课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平衡集体教学与个性化指导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既定目标?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未来,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力求使每一节音乐课都能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