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理解“香香的被子”带来的温暖与舒适。
2. 情感目标:感受分享和关爱的情感,培养幼儿乐于分享的品质。
3. 技能目标:能简单复述故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香香的被子”的感受。
活动准备:
- 故事绘本《香香的被子》
- 香薰精油或香包(用于模拟被子的香味)
- 幼儿每人一个小枕头或小毯子
- 音乐播放器及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情境创设:教师手持一个香薰精油瓶,轻轻喷洒一些香气,让孩子们闻到香味后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味道?这种味道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孩子自由回答。
2. 引出主题: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香香的被子’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床神奇的被子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吧!”
二、基本部分
1. 讲述故事
-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香香的被子》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动作和表情,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 故事梗概: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兔子发现自己的被子特别香,它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温暖,还把这份温暖分享给了小伙伴们。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份独特的温馨时光。
2. 互动讨论
- 教师提问:“为什么小兔子的被子这么香呢?”鼓励幼儿思考并回答。
- 再问:“如果你有一床这样的被子,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学会分享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
-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小兔子、小熊、小鸟等),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 在表演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延伸活动
1. 手工制作
- 提供彩纸、胶水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香香的被子”。完成后,可以将这些作品展示出来,增加成就感。
2. 体验环节
- 教师再次使用香薰精油或香包,让每位幼儿轮流触摸并嗅闻,加深他们对“香香的被子”的印象。
- 同时播放轻音乐,营造安静舒适的氛围,让孩子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躺在“香香的被子”上的感觉。
四、结束部分
1. 总结回顾
-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忆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强调分享与关爱的主题。
- 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学会分享。
2. 家园共育
- 建议家长在家也可以为孩子准备一床带有淡淡香味的被子,进一步巩固本次活动的效果。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语言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香香的被子”的美好寓意,还在游戏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此外,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增强了他们的感官体验,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今后可继续结合类似的情境设计更多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以上就是《小班语言香香的被子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