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让小朋友认识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2. 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性。
活动准备:
1. 肥皂、清水、毛巾若干。
2. 关于细菌和病毒的小故事或图片。
3. 《洗手歌》音乐或儿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老师可以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故事,比如“小明不洗手就吃苹果,结果肚子疼去医院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不洗手的危害,激发他们对洗手的兴趣。
二、讨论与提问
1.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洗手呢?”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2. 老师总结:洗手能帮助我们去掉手上的细菌和病毒,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三、学习正确洗手步骤
1. 湿润双手:先用水将双手打湿。
2. 涂抹肥皂:取适量肥皂涂抹在手上,搓出泡泡。
3. 揉搓双手:包括手心、手背、指缝、指尖以及手腕部分,确保每个部位都清洗到。
4. 冲洗干净:用清水彻底冲洗掉肥皂泡。
5. 擦干双手: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
四、游戏互动
1. 组织小朋友分组进行洗手比赛,看谁洗得最干净。
2. 播放《洗手歌》,边唱边做动作,增加趣味性。
五、延伸活动
1.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小朋友勤洗手。
2. 定期检查班级里的洗手设施是否完好,鼓励小朋友使用。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能让小朋友们学会如何正确洗手,还能让他们意识到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