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作品中,《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经典散文,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表达了对质朴、坚韧精神的歌颂。以下是对这一选段的详细解读和阅读答案。
原文选段:
>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问题与解答:
1. 文章开头是如何描述白杨树的?
答案:文章开头通过描写白杨树的“干”和“枝”,强调其“笔直”的特点。这种笔直不仅是外形上的直,更是内在精神的体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2. 白杨树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征?
答案:白杨树的特征包括:①干笔直且高大;②丫枝一律向上且紧密靠拢;③叶子宽大且片片向上;④皮光滑并带有银色晕圈,略显淡青色。这些特征共同展现了白杨树的独特美感和坚韧品质。
3. “力争上游”一词体现了白杨树怎样的精神?
答案:“力争上游”体现了白杨树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如北方风雪的压迫),它始终以顽强的姿态向上生长,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4. 如何理解“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答案:“参天耸立”描绘了白杨树高大挺拔的形象,“不折不挠”则进一步升华了其精神内涵,象征着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意志和无畏态度。这句话既是对白杨树外在形象的刻画,也是对其内在精神的高度赞扬。
5. 作者借白杨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表达了对质朴、坚韧精神的敬仰之情。白杨树不仅是一种自然植物,更象征着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勇气的人们。这种情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深度解读:
《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细致描写,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白杨树虽然平凡,但却拥有非凡的精神力量。它在严酷环境中依旧能够茁壮成长,这正是人类社会所倡导的奋斗精神的最佳写照。同时,文章语言优美,结构严谨,通过对白杨树的礼赞,也隐喻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以上是对《白杨礼赞》选段的全面解析及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