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名称:
《小孩不小歌》
二、适用年龄:
幼儿园大班(5-6岁)
三、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感受“小孩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
2. 认知目标:理解歌词中表达的“小孩不小”的含义,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价值。
3. 技能目标:能跟随音乐节奏演唱歌曲,并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词内容。
四、活动准备:
-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小孩不小歌》)
- 歌词图片或PPT展示
- 小道具(如小帽子、小旗子等,用于表演环节)
- 黑板或白板、粉笔/白板笔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觉得自己长大了?你觉得你是不是一个小大人?”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做过的“大人做的事”,如帮妈妈拿东西、整理玩具等。
教师总结:“其实我们虽然年纪小,但也能做很多事,我们也是‘小孩不小’!”
2. 学习歌曲(10分钟)
播放《小孩不小歌》,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教唱,配合手势和表情,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分段练习,鼓励幼儿跟唱,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 理解歌词(8分钟)
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解释其中的意思。
提问引导:“为什么说‘小孩不小’?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4. 歌曲表演(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如“我是一个小大人”、“我能做很多事情”等)。
教师提供简单道具,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角色。
每组轮流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鼓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5. 总结与延伸(7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再次演唱歌曲。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尝试自己能做的事情,做一个“小小大人”。
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的歌曲,并说说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
六、活动评价:
- 幼儿是否能积极参与歌曲学习与表演。
- 是否理解“小孩不小”的含义。
- 是否能在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主动性。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歌曲为载体,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成长与能力。通过歌唱、表演和讨论,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自我意识。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八、附录:
《小孩不小歌》歌词(简略版):
“我是一个小小人,
但我也有大本领,
我可以帮忙做事,
我可以照顾自己,
小孩不小,小孩不小,
我也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