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优质教案

2025-06-30 11:14:56

问题描述: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优质教案,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11:14:56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 学习本文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等)。

-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理解文本、归纳要点的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或视频资料,感受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作者如何从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地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

- 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思路与表达方式。

- 难点:

- 理解“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 体会作者在描写中所体现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

- 文本内容的PPT讲解材料

- 相关背景资料(如苏州园林的历史、设计者简介)

- 学生准备:

- 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叶圣陶及其写作背景

- 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 “你见过哪些美丽的园林?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园林吗?”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文章——《苏州园林》。”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词。

2.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轩榭”、“假山”、“池沼”等)。

3. 提问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 课文主要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哪些方面?

- 作者是如何组织文章结构的?

(三)精读分析(20分钟)

1. 结构分析:

- 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分析文章的结构:总—分—总的结构。

- 总结各段落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门窗图案、色彩搭配等。

2. 语言品味:

- 选取文中典型语句进行赏析,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 分析说明方法(举例、分类、对比等)及作用。

3. 情感体验:

-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理解。

- 讨论:为什么说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代表?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苏州园林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其艺术魅力。

2. 小组讨论:

- 如果你是园林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一个现代版的“苏州园林”?

- 苏州园林对现代建筑设计有什么启示?

(五)课堂小结(5分钟)

-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总结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 强调苏州园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成就。

-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提升审美素养。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 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要求使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

3. 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六、板书设计

```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

——叶圣陶

一、总体特征:标本、完美图画

二、具体表现:

1. 布局讲究

2. 配合自然

3. 色彩淡雅

4. 图案精致

三、说明方法:

举例、分类、对比、打比方

四、语言特色:

准确、生动、富有美感

```

七、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 学生在哪些环节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

- 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或调整?

---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