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阗的意思(阗字的笔顺拼音及读音部首笔画)】“阗”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下面将从字义、读音、部首、笔画以及书写顺序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阗”字的拼音是 tián,声调为第二声。这个字在普通话中的发音较为清晰,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使用,因此许多人对其并不熟悉。
从字形结构来看,“阗”字属于左右结构,左边是“门”字旁,右边是“真”字。因此,它的部首是“门”,总共有 13 个笔画。具体笔顺如下:
1. 撇
2. 竖
3. 横折钩
4. 横
5. 横
6. 竖
7. 横折
8. 横
9. 竖
10. 横
11. 撇
12. 捺
13. 横
需要注意的是,书写时要保持左右结构的平衡,尤其是右边的“真”字部分,需注意横竖之间的协调与比例。
关于“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表示“充满、热闹”的意思。例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车骑雷动,阗阗而至”,这里的“阗阗”形容声音大而密集,表现出一种热烈的场面。此外,在一些诗词或古文中,“阗”也用来描绘人多、喧闹的场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尽管“阗”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了解其基本知识对于学习古文、研究汉字演变或提升语文素养仍然有一定帮助。如果你在阅读古籍或文学作品时遇到这个字,能够准确理解其意义和用法,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
总之,“阗”字虽不常见,但其结构、读音、含义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仅能丰富你的汉字知识体系,还能在特定场合下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