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校园欺凌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
远离欺凌,守护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增强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了解欺凌行为的危害,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和防范欺凌现象,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XX中学XX班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班同学、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
六、活动准备:
1.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图片素材;
2. 制作PPT课件;
3. 设计互动问答环节;
4. 准备学生讨论记录表。
七、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10分钟)
- 班主任开场,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
- 播放一段关于校园欺凌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 由心理辅导老师讲解什么是校园欺凌,包括语言欺凌、身体欺凌、社交欺凌等类型。
- 分析欺凌行为的危害,如影响心理健康、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
3. 案例分析(15分钟)
- 展示几个真实的校园欺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 提问:如果你是受害者,你会怎么做?如果你看到别人被欺负,你该怎样做?
4. 互动交流(20分钟)
-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和感受。
- 邀请学生代表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经历过的类似事件,并提出解决办法。
5. 应对策略学习(15分钟)
- 教师讲解面对欺凌时的正确应对方式,如及时报告、寻求帮助、保持冷静等。
- 强调“不沉默、不逃避、不以暴制暴”的原则。
6. 宣誓承诺(10分钟)
- 全体学生起立,宣读《拒绝校园欺凌倡议书》,表达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的决心。
7. 总结提升(5分钟)
- 班主任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预防欺凌的重要性。
-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校园欺凌”的小作文。
八、活动延伸:
- 在班级设立“心灵信箱”,鼓励学生匿名反映问题;
-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九、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情绪;
2. 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案例,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3. 班主任和心理老师需全程关注学生反应,适时给予支持与引导。
十、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们对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后续将结合实际情况,持续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构建更加健康、积极的校园氛围。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