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含-(360...)】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了解网络交友的现状及特点。
- 掌握网络交友的利与弊,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
- 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正确交往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交友的现实问题。
-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交友观念。
- 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掌握安全上网的基本常识。
-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网络交友。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案例资料、课堂讨论题目。
-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思考自己或身边人是否有过网络交友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题:“你们有没有在网络上交过朋友?你觉得网上交友方便吗?”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引出“网上交友新时空”的主题。
2. 新课讲授(20分钟)
- (1)网络交友的现状
展示一些数据或图片,说明当前青少年使用网络交友平台的普遍情况。
- (2)网络交友的优点
如:拓展社交圈、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等。
- (3)网络交友的弊端
如:个人信息泄露、遭遇诈骗、沉迷虚拟世界等。
- (4)如何安全地进行网络交友
教师讲解基本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警惕陌生人、选择正规平台等。
3. 案例分析(10分钟)
选取几个真实或模拟的网络交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总结教训,增强防范意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围绕“你认为网上交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网络交友需理性对待,注重安全与责任。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做文明、健康、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五、作业布置
-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网络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 收集一个关于网络交友的安全提示,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互动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理解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