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的安全教育教案】一、活动名称:
《安全小卫士,快乐每一天》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遵守规则,避免危险行为。
3. 培养幼儿遇到危险时的应对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三、活动准备:
- 安全教育图片(如:过马路、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等)
- 小动物头饰(如:小兔子、小熊、小猫等)
- 安全儿歌音频或视频
- 模拟场景道具(如:红绿灯模型、电话、消防器材模型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吗?我们平时要怎么保护自己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2. 故事导入(8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小故事,例如《小兔子的冒险》,讲述小兔子在玩耍时不注意安全,差点遇到危险,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化险为夷。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是小兔子,我会怎么做?
3. 安全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幼儿介绍以下
- 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看红绿灯;
- 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 不玩火、不碰插座、不随意攀爬;
- 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及时找大人帮忙。
4. 游戏互动(15分钟)
游戏一:安全小卫士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兔、小熊、小猫),教师设置不同的情景(如:过马路、遇到陌生人、家里着火等),让幼儿根据情景做出正确的反应。
游戏二:安全儿歌接龙
教师先唱一段安全儿歌,然后请幼儿接唱,帮助幼儿记忆安全知识。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安全小卫士”。同时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检查家里的安全隐患,并画出来带到幼儿园分享。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班级中设立“安全角”,放置安全知识图卡和绘本;
- 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安全习惯;
- 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如上下楼梯、用餐、午睡等环节。
六、活动反思:
本次安全教育活动以故事、游戏和互动形式开展,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基本的安全常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物品;
- 教师应随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积极鼓励;
- 对于个别胆小或理解力较弱的幼儿,需给予更多引导和帮助。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旨在通过趣味性强、贴近生活的方式,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