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及名言名句)】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重阳节这一天,更让游子心生惆怅。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整首诗中最动人、最富情感的一句。
一、“遥知兄弟登高处”的意思
“遥知”意思是“远远地知道”或“隐约地知道”,这里指的是诗人虽然身处他乡,但心中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的兄弟们正在家乡登高远望。“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灾祈福,同时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便插茱萸少一人”的含义
“茱萸”是一种香草,古人常在重阳节时佩戴或插在头上,用以驱邪避灾。诗句中的“便插茱萸”描述的是兄弟们在登高的时候,纷纷佩戴茱萸,而“少一人”则点明了诗人心中最大的遗憾——自己不在场,无法与亲人一同参与这个传统节日。
三、这句诗的深层含义
这句诗表面上写的是重阳节时兄弟团聚的场景,实则通过对比“多一人”与“少一人”,突出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亲情、强调团圆的价值观,也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
四、作为名言的意义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它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最深刻的情感。它不仅是对亲情的呼唤,也是对人生离别与牵挂的一种写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情感始终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远离家乡,但这句诗依然能唤起人们对家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人。
结语: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团圆不在于身在何处,而在于心中是否装着彼此。愿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都能在某个时刻,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