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刘长卿《余干旅舍》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5-07-24 20:11:36

问题描述:

刘长卿《余干旅舍》阅读答案及赏析,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20:11:36

刘长卿《余干旅舍》阅读答案及赏析】《余干旅舍》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客居异乡时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长卿诗歌中常见的苍凉风格,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

原文:

余干旅舍

萧瑟秋风今又是,

寂寞天涯客路长。

远山如黛云遮眼,

孤雁声随夜色凉。

旅馆灯昏人未睡,

残书影落梦难央。

欲将心事托归雁,

却恐音书到故乡。

一、字词解释

- 余干: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上饶市。

- 旅舍:旅途中居住的客栈。

- 萧瑟:形容风声凄清。

- 寂寞:孤独、冷清。

- 天涯客路:指远离家乡的旅途。

- 远山如黛:远处的山像青黑色一样。

- 孤雁:象征离群之鸟,常用来寄托思乡或孤独之意。

- 残书:破损的书籍,暗示诗人处境艰难。

- 梦难央:梦境难以延续,表达思绪纷乱。

- 托归雁:托付鸿雁传信。

- 音书:书信。

二、内容理解

诗的开头“萧瑟秋风今又是”,点明时节已至深秋,风声萧瑟,给人一种凄凉之感。“寂寞天涯客路长”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作为游子在异地漂泊的孤独与漫长。

接下来的两句“远山如黛云遮眼,孤雁声随夜色凉”,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远山被云雾遮掩,视线受阻,仿佛前路迷茫;而孤雁的鸣叫更添几分凄凉。

后四句转入对自身处境的描写:“旅馆灯昏人未睡,残书影落梦难央。”诗人深夜未眠,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翻看残破的书籍,心中思绪万千,难以入眠。最后一联“欲将心事托归雁,却恐音书到故乡”,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飞鸟传递思念,却又担心书信无法抵达故乡的矛盾心理。

三、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全诗通过对秋风、远山、孤雁等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 语言凝练:刘长卿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感情,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令人感受到深切的情感。

3. 情感真挚: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情感真挚动人。

四、主题思想

《余干旅舍》是一首典型的羁旅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思乡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刘长卿诗歌中一贯的悲凉风格。

五、阅读答案

1. 诗中“萧瑟秋风今又是”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借代(用“萧瑟秋风”代指深秋季节)。

2. “远山如黛云遮眼”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表现了诗人因前途渺茫而感到的迷茫与无助。

3. 最后两句“欲将心事托归雁,却恐音书到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表达了诗人既想寄信回家又害怕书信无法送达的矛盾心理。

4.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 孤独、思乡、惆怅。

六、总结

《余干旅舍》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刘长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的心境,使读者在感受诗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漂泊的无奈。这首诗不仅是刘长卿个人情感的写照,也是古代文人普遍经历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审美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