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16个(ldquo及公民道德建设月及rdquo及活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以“弘扬传统美德,共建文明社会”为主题,围绕诚信、友善、敬业、爱国等核心价值理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推动公民道德素养全面提升。
二、活动时间
2017年4月1日至4月30日
三、活动对象
全区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居民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活动内容
1. 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5日)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活动的意义、目的和具体安排,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明确责任分工。
2. 集中教育阶段(4月6日—4月20日)
- 开展“道德讲堂”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公民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及传统文化知识。
- 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周”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敬老爱幼、环保行动等形式,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 在各社区设立“道德宣传角”,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普及文明礼仪、家庭美德等内容。
3. 实践活动阶段(4月21日—4月28日)
- 开展“文明出行”主题活动,倡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随地吐痰。
- 组织“最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 联合志愿者团队,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温暖。
4. 总结提升阶段(4月29日—4月30日)
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收集群众反馈意见,表彰先进典型,查找不足,完善机制,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3. 建立长效机制,将公民道德建设纳入日常管理,形成长效监督和激励机制。
六、预期成效
通过本次“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本次“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能够激发更多人关注道德、践行道德、传播道德,让文明之风深入人心,让道德之花开遍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