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缩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虽有雄心壮志,却苦于无人辅佐。他听闻南阳有一位隐士,名叫诸葛亮,才智过人,便决心亲自拜访。
第一次,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前往隆中。他们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只见竹林幽静,茅屋简陋。但诸葛亮并未在家,只留下他的弟弟诸葛均。刘备只得失望而归。
数日后,刘备再次前往,正值寒冬,风雪交加。他不顾天气恶劣,再次来到草庐,却仍未能见到诸葛亮。这次,他与关、张在门外等候多时,终于等到诸葛亮归来。然而,诸葛亮仍未出仕,仍以农耕为生。
第三次,刘备决定亲自前往,并让关、张在外等候,自己独自进屋。这次,他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两人促膝长谈,刘备倾诉自己的抱负,诸葛亮则为其分析天下大势,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刘备大喜,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最终答应出山,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助其成就霸业。
从此,“三顾茅庐”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