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教学实录一等奖x】在语文课堂中,古诗文教学一直是重点与难点。而《次北固山下》作为唐代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而广受师生喜爱。本文是一篇关于《次北固山下》的教学实录,内容真实、结构清晰,曾获教学比赛一等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节课设计以“理解诗意—感受意境—体会情感—拓展延伸”为主线,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审美情趣的提升。课堂伊始,教师通过播放一段轻柔的古筝音乐,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之中。
在初读感知环节,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随后,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诗的大意。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所描绘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
接着是精读赏析阶段。教师选取“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为重点讲解句,引导学生从“潮平”“风正”等词语入手,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内心的豁达与希望。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谈谈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感悟,从而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在情感体验部分,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诗人、船夫、旅人等不同身份,模拟当时的情境,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学生在表演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漂泊异乡、思乡念亲的情感,也增强了对诗歌情感内涵的体悟。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推荐了其他描写旅途、思乡的古诗,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拓宽文学视野。
整堂课结构紧凑,层层递进,既注重文本解读,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维发展。教师语言亲切自然,教态大方得体,充分展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风采。
本节课不仅获得了教学比赛的一等奖,也在实践中验证了“以读促悟、以情动人”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今后的古诗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