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王庭筠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文风格清丽婉约,意境深远。他所作的《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情之作,通过对秋日庭院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一、原文欣赏
《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衰柳疏疏苔满地,
冷落寒烟,
细雨黄昏里。
独倚阑干人未寐,
心随雁影飞千里。
落叶飘零风又起,
旧梦难寻,
空对斜阳泪。
欲问归期何处是?
一江春水东流去。
二、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1. 本词描写的季节是什么?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
答:本词描写的是深秋或初冬时节。从“衰柳”“苔满地”“细雨”“落叶”“寒烟”等意象可以看出,这些都带有萧瑟、凄凉的特征。
2. “心随雁影飞千里”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自己身处异乡、孤独无依的心境。
3. “一江春水东流去”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这一句以景结情,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4. 全词的基调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全词的基调是哀婉、凄清。通过描绘秋日庭院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独自凭栏、思绪万千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寂感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三、艺术特色与赏析
这首《凤栖梧》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庭筠词作的典型风格。全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极具感染力。
1. 意象的选择富有象征意味
如“衰柳”“苔满地”“落叶”等,都是秋天常见的意象,它们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也暗喻着人生的凋零与岁月的无情。
2. 情感表达含蓄而深刻
作者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情感,而是通过“独倚阑干”“心随雁影”“空对斜阳泪”等细节,含蓄地表达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使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3. 结尾处的“一江春水东流去”极具哲理性
这一句不仅写景,更寓情于景,将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与无法挽回的过去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四、总结
王庭筠的《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感悟。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思想内涵来看,这首词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