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温庭筠诗《商山早行》

2025-08-04 12:08:21

问题描述:

温庭筠诗《商山早行》,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4 12:08:21

温庭筠诗《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句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虽短短两句,却如一幅水墨画卷,将清晨的山野、旅人的孤寂与旅途的艰辛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虽短,却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成为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商山早行》是温庭筠在旅途中所作,描写的是他在清晨离开商山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如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诗的开头“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点明了诗人是在清晨启程,车马的铃声(征铎)响起,象征着旅程的开始。而“客行悲故乡”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全诗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这两句诗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洁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早行图景。鸡声、茅店、残月、人迹、板桥、薄霜,这些看似平常的景象,在诗人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意和哲思。它不仅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再看“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这里描写了山路上的落叶和驿墙上开放的枳花,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荒凉与寂静。而最后一句“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则是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家乡,梦中看到的是一片宁静的池塘,成群的野鸭在水中嬉戏,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温庭筠作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其诗风细腻、语言含蓄,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商山早行》正是他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诗中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引发读者的共鸣,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乡愁。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离别、思乡、孤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读一读这样的诗,或许能让我们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温度与心灵的宁静。

总之,《商山早行》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它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最真实的故事,让人在字里行间体会到那份穿越千年的深情与感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