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完整版)】2018年,中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继续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与商务部联合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全年中国企业在境外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从投资地域分布来看,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持续增长,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向。据数据显示,当年对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600多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近一半。这表明,中国正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投资行业方面,制造业、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能源等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中国企业积极布局海外,推动技术输出与产业升级。与此同时,房地产、娱乐等传统行业的投资热度有所下降,显示出投资结构正在逐步调整,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此外,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均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占比显著提升,成为推动对外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环境日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加规范、透明的制度保障。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对外投资合规化建设,防范各类风险,确保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
总体来看,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助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