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安全过马路》的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
2.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3. 提高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应对交通情况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交通安全图片、红绿灯模型、人行横道示意图。
2. 场地布置:模拟马路场景(可用画板或地面贴纸制作)。
3. 音乐素材: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氛围。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每天上学、放学是怎么过马路的?”“有没有看到过小朋友在马路上跑来跑去?”
接着出示交通安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有没有注意安全?”
2. 新授内容(10分钟)
教师讲解过马路的基本规则:
- 红灯停,绿灯行。
-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 没有斑马线时,应先看左再看右,确认没有车辆后再通过。
- 不要在马路上玩耍、追逐。
教师使用红绿灯模型进行演示,让幼儿直观理解信号灯的作用。
3. 游戏互动(15分钟)
游戏名称:《安全小行人》
玩法说明:
- 将教室布置成“马路”,设置红绿灯和斑马线。
- 幼儿分组扮演“行人”,根据教师发出的“红灯”或“绿灯”指令进行行动。
- 在“绿灯”时,幼儿可以安全通过;“红灯”时必须停下等待。
- 教师适时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4. 情景模拟(10分钟)
教师设置几个过马路的情景,如: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有车经过的路口等,让幼儿轮流扮演“小行人”,尝试正确过马路。
其他幼儿则担任“小监督员”,指出同伴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并给予鼓励或提醒。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用简单语言总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左右看看再通过。”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怎样安全过马路”,并记录下来,下次带到幼儿园分享。
四、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发放“安全过马路”小手册,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练习正确的过马路方式。
2. 区域活动:在“生活区”投放相关教具,供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和情景模拟为主,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过马路的安全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结合更多真实案例,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实际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