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遗响于悲风知不可乎骤得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原句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其中,“托遗响于悲风”意为:把余音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中;“知不可乎骤得”意思是:知道这种美好(如自由、永恒)不可能轻易获得。
整句表达的是:虽然心中有对理想、超脱的向往,但明白这些愿望难以轻易实现,只能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借风传情,抒发内心的无奈与感慨。
“托遗响于悲风,知不可乎骤得”,这八个字像是从古卷中飘出的一缕叹息,带着岁月的尘埃,也裹挟着古人对生命、命运的深沉思索。它不是一句简单的诗句,而是一种心境,一种对现实的妥协,也是一种对理想的执着。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文人墨客常常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归宿。他们用诗文寄托情怀,用自然映照内心。而这句“托遗响于悲风”,仿佛是他们在夜风中低声诉说的私语,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知不可乎骤得”则像是一记警钟,提醒人们:有些东西,不是靠努力就能立刻得到的。就像江水奔流不息,时间却不会为谁停留。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许只能在心中默默珍藏,成为灵魂深处的一道光。
在这句话背后,藏着一种无奈,也有一种豁达。它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无常与局限,不必强求,也不必绝望。只要心中仍有追求,哪怕只是“托遗响于悲风”,也能让精神在风中回荡,久久不散。
所以,当我们读到这句话时,不只是在读一首诗,更是在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深情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