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练习题(带答案)】《岳阳楼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本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篇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篇文章的内容与主旨,下面整理了一套练习题,并附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
A. 柳宗元
B. 欧阳修
C. 范仲淹
D. 苏轼
答案:C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A. 《醉翁亭记》
B. 《岳阳楼记》
C. 《小石潭记》
D. 《桃花源记》
答案:B
3.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谪”:贬官
B. “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都忘记
C.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D.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答案:C
4. 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随波逐流
B. 忧国忧民
C. 悲观消极
D. 超然物外
答案:D
5. 《岳阳楼记》的写作目的是:
A. 描写岳阳楼的自然风光
B. 表达个人情感
C. 借景抒情,表达政治理想
D. 记录一次游历
答案:C
二、填空题
1.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广阔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 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作者在文中借“迁客骚人”的情感变化,引出对“古仁人”的赞美,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__。
答案:对比手法
4.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形容的是_________时期的景象。
答案:滕子京治理巴陵郡
5. 作者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
答:本文写于范仲淹被贬至邓州期间,当时他的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请他作记。范仲淹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2. 为什么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古仁人之心”的体现?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体现了古人淡泊名利、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怀,是“古仁人”精神的核心。
3.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强调了个人应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
四、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文中“古仁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答:指那些不为外物所动、不因个人得失而动摇,心怀天下、关心国家和人民的人。
2.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精神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中缺乏这种精神的感慨。
3. 这句话“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像“古仁人”那样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的渴望与敬仰,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五、作文题(选做)
请以“我心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参考范文(节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践行的人生信条。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不再面临古代那样的政治动荡,但责任与担当依然不可或缺。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普通劳动者,我们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
《岳阳楼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经典之作。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提升语文素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真正领悟到范仲淹那份“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