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小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乱跑

2025-08-09 04:43:25

问题描述:

小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乱跑,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9 04:43:25

小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乱跑】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在教室中乱跑可能带来的危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引导幼儿学会在教室中遵守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通过游戏和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讲述因乱跑而受伤的小动物)

- 安全儿歌录音或视频

- 模拟教室场景布置(如桌椅、书包等)

- 小贴纸或奖章若干(用于奖励积极参与的幼儿)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播放一段关于“小兔子在教室里乱跑”的动画短片,引发幼儿思考。

2. 故事讲解(8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

“有一天,小熊在教室里跑得很快,结果撞到了桌子,手被划伤了。老师赶紧带他去医务室,还给小熊贴上了创可贴。从那以后,小熊明白了,在教室里不能乱跑。”

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到乱跑的危害,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3. 游戏互动(10分钟)

组织一个“安静走路”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里按照指定路线行走,要求他们保持安静、不奔跑。途中设置一些“障碍物”,如椅子、书包等,提醒幼儿注意避让。

完成任务后,给予表现好的幼儿小贴纸作为奖励。

4. 安全儿歌学习(5分钟)

教师教幼儿一首简单易记的儿歌:

“教室里,要安静,慢慢走,不奔跑。

碰到人,要道歉,讲文明,我做到。”

通过儿歌帮助幼儿记忆安全规则,加深印象。

5. 总结与延伸(2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不在教室乱跑”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

最后,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

四、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和儿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今后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场景,开展类似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五、温馨提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个别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避免因个别孩子的不当行为影响整体课堂秩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