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自然带练习题】在地理学习中,垂直自然带是自然地理环境分异规律的重要体现之一。它是指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带。这类题目常出现在高中地理考试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哪一地区最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A. 青藏高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内蒙古高原
2. 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洋流
3. 在同一山体上,从山脚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类似于:
A. 从赤道向两极的水平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向内陆的水平地域分异
C. 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差异
D. 不同海拔的水热条件变化
4. 一般来说,同一座山体的南坡和北坡相比,其自然带分布更丰富的是:
A. 北坡
B. 南坡
C. 两者相同
D. 无法判断
5.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最底层的自然带通常是:
A. 高山草甸带
B. 常绿阔叶林带
C. 落叶阔叶林带
D. 雨林带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简述垂直自然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规律。
2. 举例说明某一座著名山脉的垂直自然带分布情况,并分析其成因。
三、综合题(10分)
读图“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至E代表不同海拔的自然带,请指出各自然带的名称。
2. 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哪个地理区域?为什么?
3. 如果该山地的北坡与南坡相比,哪一个坡的自然带更丰富?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教师专用)
一、选择题:
1. A
2. C
3. A
4. B
5. D
二、简答题:
1. 垂直自然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拔升高导致气温、降水等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影响植被和土壤类型。其分布规律通常表现为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自然带,类似于从低纬向高纬的水平地域分异。
2.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其山脚为热带雨林带,向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积雪冰川带等,主要受地形、水热条件的影响。
三、综合题:
1. A:热带雨林带;B:常绿阔叶林带;C:落叶阔叶林带;D:针叶林带;E:高山草甸带
2. 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如横断山区或云南一带,因其地处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具备丰富的垂直自然带。
3. 南坡自然带更丰富,因为南坡属于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热量条件更好,有利于多种植物生长。
通过本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升地理综合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