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语文教案-争吵

2025-08-09 07:21:41

问题描述:

语文教案-争吵,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9 07:21:41

语文教案-争吵】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理解课文《争吵》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 学习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逻辑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学会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争吵”背后的情感变化。

掌握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 难点:

理解“争吵”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反思。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标出不理解的字词,思考“你遇到过类似的争吵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因为一点小事和别人发生争执?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出课题《争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圈画不懂的词语。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3. 教师提问:

-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

- 主要人物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 最后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20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结合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

- 如:“我”和克莱谛之间的争吵是如何发生的?

- “我”的心理活动有哪些变化?从愤怒到后悔再到愧疚。

- 克莱谛的态度又有什么不同?他为什么会主动道歉?

2. 小组讨论:

- 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 你觉得“我”和克莱谛最后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3. 角色扮演: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人物情绪。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处理与朋友之间的矛盾?

- 争吵是否一定不好?有时候它会不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契机?

2. 情境模拟:

- 假设你和同桌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执,你会怎么处理?

- 写一段对话,展示你们如何化解矛盾。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

- 《争吵》不仅是一篇讲述同学间小摩擦的文章,更是一堂关于理解和包容的课。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沟通、理解与宽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那次让我学会了宽容》,记录一次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并最终和好的经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课所学词语和句式。

五、板书设计:

```

语文教案——《争吵》

一、主要

“我”与克莱谛因小事争吵,最终和好。

二、人物心理变化:

愤怒 → 后悔 → 愧疚 → 理解 → 和解

三、主题思想:

宽容与理解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四、写作方法:

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朗读感悟、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