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铬酸钾测COD--国标法测定COD的方法】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众多测定COD的方法中,重铬酸钾法因其准确性高、操作相对简便而被广泛采用,并且已被纳入国家相关标准,成为我国测定水中COD的标准方法。
一、重铬酸钾法的基本原理
重铬酸钾法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进行的。在强酸性条件下,水样中的有机物被重铬酸钾(K₂Cr₂O₇)氧化,同时自身被还原为三价铬(Cr³⁺)。通过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或直接测定生成的三价铬含量,从而计算出水样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总量,即COD值。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地表水等水样的COD测定,尤其适合高浓度有机物水样的分析。
二、实验步骤概述
1. 样品预处理: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硫酸银作为催化剂,以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反应。
2. 加入重铬酸钾溶液:将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入到水样中,在加热回流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
3. 冷却并滴定: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使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以确定剩余的重铬酸钾量。
4. 计算COD值:根据滴定结果和已知的重铬酸钾浓度,计算出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
三、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 试剂配制:重铬酸钾溶液应现用现配,避免因久置而发生分解或浓度变化。
- 温度控制:回流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确保反应完全。
- 干扰物质:氯离子等物质可能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必要时需进行预处理。
- 滴定终点判断:滴定终点的准确判断对结果影响较大,建议使用指示剂辅助判断。
四、方法优势与局限性
优点:
- 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 操作流程规范,便于标准化;
- 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水样。
局限性:
- 需要加热回流,耗时较长;
- 对某些难氧化的有机物可能不够灵敏;
- 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对实验人员要求较高。
五、结语
重铬酸钾法作为我国测定COD的标准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被广泛采用。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COD的测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重铬酸钾法依然在水质监测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从事环境监测、水质分析及相关研究的人员来说,掌握该方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是提升检测能力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