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20230409193741x-】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是学生在学习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建立“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意识,为今后更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并掌握含有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能够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并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情境导入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含有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难点: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实物教具(如小棒、数字卡片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
“小明去超市买了3个苹果,每个2元,又买了1瓶饮料,价格是5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2 + 5 = ?
提问:“这个算式里有乘法也有加法,应该先算什么?”
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出课题——混合运算。
2. 探索新知(15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多个混合运算的例子,如:
- 6 + 3×2
- 8 ÷ 2 + 4
- 10 - 2×3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发现它们都包含两种以上的运算符号。
教师讲解混合运算的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通过板书示范,展示如何一步步进行计算,并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性。
3. 合作探究(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道混合运算题目,并尝试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给予帮助。
例如:
- 5×2 + 3
- 12 ÷ 3 + 6
- 7 + 4×2
完成后,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思路。
4. 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几道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鼓励学生互相检查。
例题:
- 9 - 3×2
- 4×5 + 7
- 16 ÷ 4 + 5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细心审题、规范书写。
六、作业布置
- 完成课本第48页的练习题。
- 自编一道混合运算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七、板书设计
```
混合运算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示例:
3×2 + 5 = 6 + 5 = 11
8 ÷ 2 + 4 = 4 + 4 = 8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入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但在个别学生的运算顺序理解上仍需加强,后续教学中应加强针对性训练。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单元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