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我的身体》】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能说出常见身体器官的名称。
2. 激发幼儿对自身身体的兴趣,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通过游戏和互动,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参与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图片卡片(包括头、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脚等身体部位)。
2. 镜子若干面,供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
3. 简单的儿歌或歌曲《我的身体》。
4. 小贴纸或奖励贴,用于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气与幼儿打招呼,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的身体。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身上有哪些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认识我们的身体。”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卡片,逐一介绍身体部位,并让幼儿模仿动作。
如:“这是眼睛,我们可以眨眨眼睛;这是鼻子,可以闻味道;这是嘴巴,可以说话和吃饭。”
鼓励幼儿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身体,并说出看到的部位名称。
3. 游戏互动(15分钟)
游戏一:我说你指
教师说一个身体部位,幼儿迅速指出自己相应的部位。如:“请摸摸你的耳朵。”
游戏二:身体部位接龙
幼儿轮流说出一个身体部位,下一位接着说另一个,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4. 儿歌学习(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简单的儿歌《我的身体》,配合动作,帮助记忆。
(示例歌词:
我的身体真可爱,
有头有脸有手臂,
眼睛鼻子和嘴巴,
脚丫跳跳真快乐!)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身体部位名称,并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身体。
可布置小任务:让幼儿画出自己的身体,并标出各个部位。
四、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基本识别并说出常见的身体部位名称,参与积极性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应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五、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因模仿动作而发生碰撞。
2. 对于语言表达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鼓励和引导。
3. 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幼儿注意力集中。
六、延伸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身体拼图或贴纸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2. 结合健康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