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德育教育教案】一、活动名称:
《学会分享,快乐成长》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乐于分享、关心他人的情感,增强集体意识。
2. 认知目标: 让幼儿理解“分享”是一种美德,明白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好处。
3. 行为目标: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同伴分享玩具、食物或想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活动准备:
- 教具:绘本《小熊的糖果》、小礼物若干(如贴纸、小玩具)、图片卡片
- 环境布置:温馨的教室氛围,设置“分享角”
- 幼儿经验准备:已有初步的社交经验,能与同伴进行简单交流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兴趣:“你们有没有和别人一起玩玩具的经历?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接着出示绘本《小熊的糖果》,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感知分享的意义。
2. 故事讨论(8分钟)
教师边讲边提问:
- “小熊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分享糖果?”
- “后来小熊为什么会改变主意?”
- “你觉得分享后的小熊开心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认识到分享可以带来快乐和友谊。
3. 情景模拟(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个情景游戏:“我有东西想分享”。请几位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明有一块饼干”,“小红有一个玩具”,让他们尝试主动与同伴分享,并观察其他小朋友的反应。
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当你分享时,别人是怎么反应的?你有什么感觉?”
4. 实践操作(10分钟)
在“分享角”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带的物品与同伴交换或分享。教师在一旁观察并适时引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尊重他人的选择。
5. 总结提升(7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
- 分享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可以让大家更开心。
-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分享小天使”,帮助别人,也能让自己更快乐。
- 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做一些分享的事情。
五、延伸活动建议:
- 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在家中引导孩子与家人分享食物、玩具等,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 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分享角”,鼓励幼儿持续参与分享活动。
- 语言区:投放关于分享的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六、活动反思:
本次德育教育活动以“分享”为主题,结合故事、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分享的乐趣。活动中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能够理解分享的意义,并愿意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分享。个别幼儿较为内向,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与鼓励。
七、注意事项:
- 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不强迫分享。
- 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 注意安全,避免因分享物品引发争抢现象。
八、附录:
- 故事《小熊的糖果》节选
- 分享角布置图
- 幼儿分享记录表(可由教师填写)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