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济南的冬天》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老舍的语言风格。
- 掌握文中描写冬天景色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 学会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 培养学生从文字中提取信息、分析意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自然之美。
-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分析文章中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及其表达方式。
- 理解作者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绘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难点:
- 领悟作者在描写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体会语言的美感。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老舍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展示几张济南冬天的图片,提问:“你心中的冬天是什么样的?”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并思考:
- 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温晴”、“慈善”、“响晴”等。
3. 精读品析(20分钟)
- 分段精读课文,逐段分析:
- 介绍济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引出“温晴”的主题。
- 描写山景,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突出“小山像地毯”等形象。
- 第三段:写水色,强调“不结冰”“绿萍”等细节,表现温暖的氛围。
- 第四段:总结全文,抒发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 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4. 合作探究(10分钟)
- 小组讨论:
- 老舍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深情?
-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补充。
5. 总结提升(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身边的“冬天”是否有独特的美。
6. 作业布置(2分钟)
-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家乡的冬天,要求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 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或《茶馆》,进一步了解其语言风格。
五、板书设计
```
济南的冬天
一、特点:温晴、舒适、美丽
二、景物:山、水、城
三、手法:比喻、拟人、对比
四、情感:喜爱、赞美、温情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感受力,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