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随着学期的临近尾声,九年级的学生们也迎来了本学期的重要考试——语文期末测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以下是一份根据“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内容整理的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据(jù)
B. 玷污(diàn)
C. 倔强(jué)
D. 慰藉(jiè)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B. 这次考试的结果,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C.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以避免犯错。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团队意识。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 )
A. 杜甫《春望》
B. 文天祥《过零丁洋》
C. 陆游《示儿》
D.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白居易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强调了敬业的重要性。
B. 《故乡》描写了鲁迅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怀念。
C. 《孔乙己》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摧残。
D. 《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忠诚与报效的决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__________》。
3.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______。
4.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__________。
5. 《陈涉世家》选自《__________》。
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刘禹锡的《__________》。
7.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____》。
9.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__________的作品。
10. 《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 致:__________
- 弗:__________
2. 翻译句子:“余因得遍观群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读书贵在坚持”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生活就像一杯茶,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它需要慢慢品尝,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滋味。有人急于求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人则过于安逸,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只有那些懂得珍惜当下、脚踏实地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1. 文中“生活就像一杯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主要表达了怎样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珍惜当下”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题目:我心中的那盏灯
要求:
1.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3.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B
4. D
5. B
二、填空题
1. 范仲淹
2. 醉翁亭记
3. 毛泽东
4. 莫泊桑
5. 史记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不亦说乎
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 吴敬梓
10.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三、阅读理解
(略,可根据教学标准评分)
四、作文
(略,需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评分)
以上试题紧扣教材内容,注重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考查,适合九年级学生期末复习使用。希望同学们认真备考,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