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练习题】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里程表问题是一个非常实用且贴近生活的知识点。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中,里程表练习题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数据计算路程、比较距离以及解决与行驶路线相关的问题。
一、什么是里程表?
里程表是车辆上用来记录行驶距离的仪表,通常显示的是车辆从开始使用到当前为止所行驶的总路程。在数学题中,里程表的数据往往以两个或多个时间点的读数形式出现,学生需要通过减法运算来计算某一段路程的实际长度。
例如:
小明家的汽车在早上出发时,里程表显示为12345公里;到了中午,里程表显示为12678公里。那么,小明一家上午行驶了多少公里?
解题思路:
12678 - 12345 = 333(公里)
二、里程表练习题的常见类型
1. 直接计算两站之间的路程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两个不同时间点的里程表读数,要求学生用减法求出这段路程的距离。
2. 分段计算总路程
题目可能给出多个时间段的里程表数据,学生需要分别计算每一段的路程,再求和得到总路程。
3. 比较不同路线的远近
有时题目会提供两条不同的行驶路线,并给出各自的起点和终点里程,让学生比较哪条路线更短或更长。
4. 结合生活情境的应用题
如“小红从家到学校走了多少公里?”、“一辆货车从A地到B地共行驶了多少公里?”等,这类题目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理解力。
三、学习建议
- 理解概念:首先要明确里程表的意义,知道它是用来记录行驶距离的。
- 掌握基本运算:熟练运用减法,正确计算两数之间的差值。
- 注意单位:里程表的单位通常是“公里”,要确保答案中带上正确的单位。
- 联系实际:多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练习,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练习题示例
题目1:
一辆公交车早上出发时,里程表显示为56789公里;下午返回时显示为57021公里。这辆公交车当天行驶了多少公里?
题目2:
小明从家到图书馆,早上出发时里程表是12345公里,到达后是12387公里;回家时里程表是12430公里。他从图书馆回家行驶了多少公里?
题目3:
小李开车从A地到B地,早上出发时里程表为10000公里,中午到达时为10250公里;然后继续前往C地,晚上到达时为10500公里。他从B地到C地行驶了多少公里?
通过不断练习里程表相关的题目,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勤于练习,掌握好这一重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