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初二语文导学案-2芦花荡导学案及答案

2025-08-11 03:20:46

问题描述:

初二语文导学案-2芦花荡导学案及答案,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03:20:46

初二语文导学案-2芦花荡导学案及答案】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孙犁及其“荷花淀派”的文学风格。

2.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3. 学习文中描写景物与人物的写作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英勇精神和爱国情怀。

二、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掌握小说中老交通员的形象特点,分析其性格特征。

- 难点: 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语言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三、预习提示:

1. 查阅资料,了解孙犁及其代表作《荷花淀》。

2. 通读课文,标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 思考:文中的“芦花荡”有什么象征意义?

四、课文解析:

《芦花荡》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短篇小说,属于“荷花淀派”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通过一个老交通员在芦苇荡中护送两个女孩去白洋淀的故事,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普通人民的智慧与勇敢。

1. 人物形象分析:

- 老交通员(“老头子”):

虽然年纪大,但非常机智、勇敢,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他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保护了两个孩子,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艰难岁月中的坚韧与智慧。

- 两个小女孩:

她们天真、纯洁,是战争中无辜的受害者,也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2. 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中多次描写芦花荡的自然景色,如“芦花像雪一样飘落”,“水草摇曳”,这些描写不仅渲染了战争背景下的宁静与美丽,也反衬出敌人的残酷和人民的顽强。

3. 写作特色:

- 语言简洁生动,富有画面感。

- 人物刻画细腻,情感真挚。

- 情节紧凑,富有悬念。

五、课堂练习:

1. 文中老交通员为什么被称为“老头子”?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2.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3. 举例说明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4.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芦花荡”这一意象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 阅读孙犁的其他作品,如《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在风格和主题上的异同。

- 观看根据《芦花荡》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芦花荡》的读书笔记,不少于300字。

2. 写一篇短文,以“我眼中的老交通员”为题,表达你的看法。

3. 复习本课知识点,准备下节课的检测。

八、参考答案:

1. “老头子”是老交通员的称呼,反映出他的年龄较大,但也暗示了他虽然外表普通,却有着不平凡的智慧和勇气。

2. 本文通过讲述老交通员护送两个女孩的经历,歌颂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英勇精神和坚定信念。

3. 文中环境描写营造了战争背景下的氛围,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同时也衬托出人物的性格与心理。

4. “芦花荡”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隐喻着战争中人民生活的艰难与希望。它既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人物精神的寄托。

备注: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语文素养。建议结合教材与教师讲解进行深入学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