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洗手》幼儿园健康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洗手可以预防疾病。
2.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激发幼儿参与洗手活动的兴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洗手池、肥皂、毛巾、水盆等洗手用具。
2. 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菌在手上繁殖的动画或图片。
3. 故事书或儿歌《小手变干净》。
4. 洗手步骤图卡(图文结合)。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你们每天吃饭前都会做什么?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接着播放一段关于“细菌”的简短视频,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不洗手可能带来的危害。
2. 学习洗手方法(10分钟)
教师出示洗手步骤图卡,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正确洗手的方法:
- 打开水龙头,用手掌接水;
- 涂上肥皂,搓出泡沫;
- 仔细搓洗手指缝、指背、指尖、手腕;
- 用清水冲洗干净;
- 用毛巾擦干双手。
边讲解边请幼儿模仿,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3. 游戏互动(10分钟)
组织幼儿玩“我是小医生”游戏,教师扮演“细菌”,幼儿扮演“小卫士”,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巩固洗手知识。例如:教师说“细菌来了”,幼儿迅速“洗手”并说出洗手的步骤。
4. 歌曲律动(5分钟)
播放儿歌《我爱洗手》,带领幼儿一起唱跳,加深对洗手步骤的记忆。歌词如下:
“搓搓手心,搓搓手背,
搓搓指缝,搓搓指尖,
搓搓手腕,搓搓指甲,
洗得干净,身体棒棒!”
5. 实践操作(5分钟)
幼儿分组到洗手池前进行实际洗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并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教家人一起洗手,记录下洗手的过程,第二天来园分享。
四、活动延伸:
1. 在班级设置“洗手角”,张贴洗手步骤图,提醒幼儿随时保持手部清洁。
2. 鼓励家长配合,在家中也坚持让孩子饭前便后洗手。
3. 开展“小手变干净”主题墙,展示幼儿的洗手照片和作品。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游戏、歌曲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加强生活卫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注意事项:
1. 确保洗手区域安全,避免滑倒。
2. 提醒幼儿不要浪费水和肥皂。
3. 关注个别幼儿的洗手习惯,给予更多关注和引导。
通过本次健康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洗手的正确方法,更增强了讲卫生、爱健康的意识,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