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市在推进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在组织架构方面,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治理体系,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联动机制。通过强化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其次,在队伍建设上,注重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我们积极吸纳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组建了由党员骨干、居民代表、法律顾问等组成的社区治理团队。同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服务功能方面,围绕群众需求,我们逐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通过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社区人口、房屋、事件等信息的动态管理,提高了问题发现和处置的效率。此外,还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便民服务、健康咨询、法律援助等多样化服务,切实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我们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的原则,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矛盾排查和调处机制。通过设立社区调解室、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居民依法维权等方式,有效减少了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同时,我们也注重激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开展“社区议事会”“居民公约”等活动,鼓励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一些重点社区,还试点推行“居民自治”模式,让居民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尽管我们在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部分社区资源分布不均,基层治理力量仍显薄弱;部分居民参与度不高,社会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对此,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查找短板,持续优化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社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基层治理改革,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努力打造更加安全、有序、文明、宜居的城市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