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风赋》的原文及翻译

2025-08-12 23:36:22

问题描述:

《风赋》的原文及翻译,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23:36:22

《风赋》的原文及翻译】《风赋》是中国古代一篇颇具文学色彩和哲理意味的散文,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宋玉所作。文章以“风”为题材,通过描写不同阶层对风的感受差异,隐喻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语言优美,寓意深远。

一、《风赋》原文

《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侍。有风飒然而至,王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而均焉。今吾与庶人共之,何谓‘独大王之风’也?”

宋玉曰:“夫风生乎地,起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入空谷之中,动乔木而摇深林,飘忽淜滂,激扬千里。其始也,混混潢潢,寂寥无声;及其将散也,汩汩汤汤,莫可名状。夫风,天地之气也,非人之所能为也。然其清者,可以养性;浊者,可以伤人。故圣人慎之。”

王曰:“善哉!子之言,可谓知风矣。”

二、《风赋》翻译

楚襄王在兰台宫游玩,宋玉陪侍左右。一阵风吹来,楚襄王敞开衣襟迎风而立,说:“这风真痛快啊!难道是我和百姓共同拥有的吗?”

宋玉回答说:“这是大王独有的风,百姓怎么能够共享呢?”

楚襄王问:“风是天地之间的气息,广泛地吹来,不分贵贱都应享受到。如今我与百姓一起享受它,为什么说是‘大王的风’呢?”

宋玉解释道:“风从地上产生,从青草的尖端开始,慢慢流入溪谷,猛烈地从土袋的口中涌出,沿着山的斜坡进入空谷,吹动高大的树木,摇动深密的森林,时而轻柔,时而汹涌,震动千里之外。起初,它轻轻地流动,寂静无声;等到它渐渐消散时,又变得湍急奔腾,无法形容。风是天地之间的自然之气,不是人力所能制造的。但清新的风可以滋养人的性情,浑浊的风则会伤害人。因此,圣人对此非常谨慎。”

楚襄王说:“你说得太好了!你对风的理解,真是通达了。”

三、《风赋》赏析

《风赋》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刻的哲理。作者借“风”这一自然现象,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在资源、权利和体验上的不平等。风本无差别,但因身份地位不同,人们对它的感受也截然不同。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也反映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结构的深刻思考。

此外,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富有画面感。如“风生乎地,起乎青苹之末”,既写出了风的来源,也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意境。整篇文章既有文学美感,又有思想深度,堪称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佳作。

四、结语

《风赋》不仅是对自然风的描写,更是一篇寓言式的政治讽喻。它提醒人们,真正的公平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对风的描述,宋玉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洞察力。

如若你对《风赋》感兴趣,不妨细细品读,体会其中的语言之美与思想之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