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健室管理制度】为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安全,规范幼儿园保健室的日常管理,提高卫生保健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部门的指导精神,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保健室职责
1. 负责全园幼儿的日常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和常见病的初步处理。
2. 建立并完善幼儿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和生长发育评估。
3. 指导班级教师做好晨检、午检和全日观察工作。
4. 协助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并上报疑似病例。
5. 定期对园内环境、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确保卫生安全。
二、保健室管理要求
1. 保健室应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如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创可贴、碘伏、棉签等,并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确保药品质量。
2. 保健室应保持整洁、通风良好,物品摆放有序,严禁存放个人用品或非医疗物品。
3. 所有进入保健室的人员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得随意翻动医疗器材或药品。
4. 保健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持证上岗,熟悉幼儿常见病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三、幼儿健康管理
1. 每日早晨由保健老师进行晨检,重点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口腔、皮肤、体温等情况。
2. 对于身体不适的幼儿,应及时安排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3. 针对体弱儿、过敏体质儿童,建立专项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4.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幼儿及家长普及卫生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传染病防控
1. 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 加强教室、寝室、活动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定期进行环境消杀。
3. 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五、保健室工作人员职责
1. 保健老师需每日按时到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记录和交接工作。
2.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掌握最新的卫生保健知识。
3. 与园方、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园务会议研究决定。各班级教师应积极配合保健室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