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庄子·知北游》是《庄子》一书中的一篇重要篇章,主要探讨“道”的存在与感知问题。文章通过寓言、对话等形式,揭示了“道”无处不在、无形无相的本质,并强调人应以自然、超然的态度去体悟大道。以下为《庄子·知北游》的原文与译文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庄子·知北游》通过孔子与老子、颜回等人的对话,表达了“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不可被感官直接捕捉,但可以通过心灵的觉悟来体认。文中指出,人若执着于外在的名利、知识或形体,便难以接近“道”。唯有放下执念,顺应自然,才能与“道”合一。此外,文章还提到“道”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存在。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知北游于玄水之北,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无为人。”无名人曰:“汝将何以哉?” | 庄子向北游历到玄水的北边,登上隐弅山丘,恰好遇到一位无名之人,便向他请教:“请问什么是‘无为人’?”无名之人说:“你打算怎么做呢?” |
曰:“吾将以吾之所能,佐天下之治。” | 庄子回答:“我将用我的能力辅佐天下的治理。” |
无名人曰:“夫无为者,乃有为也;有为者,乃无为也。 | 无名之人说:“所谓‘无为’,其实才是真正的‘有为’;所谓的‘有为’,反而是‘无为’。” |
若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 如果能顺应事物而游心,寄托于无可奈何以修养内心,那就达到极致了。 |
吾闻之,古之人,其知有所不及,而德有所不修。 | 我听说古代的人,他们的智慧有所不足,德行也有未修之处。 |
今汝欲以所知,治天下之乱,是犹以火救火,以水救水也。 | 现在你想要用你的知识来治理天下的混乱,这就像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一样。 |
夫道,不可得而见,不可得而闻,不可得而言,不可得而思。 | 道是无法被看见、听到、说出或思考的。 |
故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不可思,思而非也。 | 所以说:“道不能听闻,听闻的就不是道;道不能看见,看见的就不是道;道不能言语,言语的就不是道;道不能思索,思索的就不是道。” |
若夫心斋坐忘,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 如果能够做到“心斋”、“坐忘”,心中空明,光明自现,吉祥就会停留。 |
此之谓真知。 | 这就是真正的智慧。 |
三、总结与启示
《庄子·知北游》通过一系列哲理对话,传达了“道”不可言、不可见、不可思的思想,强调人应当摒弃执着,回归本真,以“无为”之心顺应自然。这种思想不仅对古代哲学有深远影响,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反思自我、追求内心平静的重要启示。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一种更为宁静、自然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与世界和谐相处。
以上就是【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