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这个成语的由来】“请君入瓮”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比喻让对方自己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或困境中。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典故,源自唐代的一段故事。
一、成语来源总结
“请君入瓮”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讲述的是唐朝时期,酷吏周兴与来俊臣之间的故事。当时,来俊臣为了逼供周兴,故意请他进了一个大瓮,并说:“你不是擅长用酷刑吗?今天就让你也尝尝这‘请君入瓮’的味道。”周兴听后,立刻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只好认罪。
这个故事后来被提炼为“请君入瓮”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或者让对方陷入自己制造的困境中。
二、相关背景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请君入瓮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作者/出处 | 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 |
原意 | 让对方进入自己设置的陷阱 |
现代用法 | 比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或让对方自食其果 |
故事背景 | 唐朝时期,酷吏周兴与来俊臣之间的对峙 |
典故人物 | 周兴、来俊臣 |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请 + 君 + 入 + 瓮) |
成语寓意 | 警示人们不要做坏事,否则可能自食其果 |
三、结语
“请君入瓮”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讲求公平和道德,不要试图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对付他人,否则最终可能会“请君入瓮”,自食恶果。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自作自受的人,具有较强的警示意义。
以上就是【请君入瓮这个成语的由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