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尸位素餐”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些人占据职位却不履行职责,只拿薪水不做事。这个成语不仅带有批评意味,也反映了对庸政、懒政现象的不满。
一、
“尸位素餐”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原意是说一个人坐在职位上却什么也不做,只吃白饭。后世用来比喻那些占着职位不干事、只拿报酬的人。在现代语境中,该词常用于批评官员或员工不作为、缺乏责任感的行为。
该成语结构清晰,意义明确,具有较强的警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尸位素餐 |
| 拼音 | shī wèi sù cān |
| 释义 | 指占着职位不做事,只拿薪水不干活的人。 |
| 出处 | 《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皆有可取之道。若夫尸位素餐,岂得为贤?” |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不称职、不作为。 |
| 近义词 | 假公济私、尸位其间、庸人自扰 |
| 反义词 | 勤勉敬业、尽职尽责、恪尽职守 |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批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 |
三、结语
“尸位素餐”不仅是古代文献中的成语,更是现代社会中对不负责任行为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职,都应尽职尽责,避免成为“尸位素餐”的人。通过了解其含义与出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责任与担当。
以上就是【尸位素餐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