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时辰发音】在中国古代,人们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现代时间的两个小时。这些时辰不仅有特定的时间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十二个时辰”的正确发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与历史。
以下是“十二个时辰”的名称及其对应的现代时间、拼音和含义总结:
时辰名称 | 现代时间 | 拼音 | 含义说明 |
子时 | 23:00 - 1:00 | zǐ shí | 夜间最深之时,又称“夜半”,是阴阳交替之际。 |
丑时 | 1:00 - 3:00 | chǒu shí | 鸡鸣之时,象征新的一天开始。 |
寅时 | 3:00 - 5:00 | yín shí | 平旦,天将明未明之时。 |
卯时 | 5:00 - 7:00 | mǎo shí | 清晨,太阳初升,万物苏醒。 |
辰时 | 7:00 - 9:00 | chén shí | 朝阳初照,适合早起劳作。 |
巳时 | 9:00 - 11:00 | sì shí | 日上午,阳光渐盛,宜工作。 |
午时 | 11:00 - 13:00 | wǔ shí | 正午,阳光最盛,古人常在此时休息。 |
未时 | 13:00 - 15:00 | wèi shí | 午后,适合继续劳作或休闲。 |
申时 | 15:00 - 17:00 | shēn shí | 黄昏前,光线逐渐减弱。 |
酉时 | 17:00 - 19:00 | yǒu shí | 夕阳西下,进入傍晚。 |
戌时 | 19:00 - 21:00 | xū shí | 夜幕降临,适合休息。 |
亥时 | 21:00 - 23:00 | hài shí | 深夜,万籁俱寂,适合安睡。 |
通过了解这十二个时辰的发音及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掌握古代的时间划分方式,还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节律的深刻观察与尊重。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更多使用24小时制,但“十二时辰”仍然在文学、民俗、中医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上就是【十二个时辰发音】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