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故事

2025-09-12 21:44:26

问题描述: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故事,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21:44:26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故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是一句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源自东汉末年的一个历史故事。这句话的意思是:鸟巢被毁,里面的蛋还能保全吗?比喻在整体毁灭的情况下,个体也难以幸免。

故事背景

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东汉末年,权臣曹操之子曹丕与弟弟曹植之间争斗激烈。有一次,曹操问儿子们:“如果我死了,你们兄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曹丕回答:“愿得天下,不令他人得之。”而曹植则说:“愿为兄王,不为帝也。”后来,曹丕继位为魏文帝,对曹植心存忌惮,欲除之而后快。

一次,曹丕命人将曹植关入牢狱,并准备处死他。但曹植在临刑前,向监斩官提出一个请求:“请给我七步时间,若能作诗一首,便饶我性命。”曹植在七步之内吟出了一首诗:

> “煮豆燃豆萁,

> 萝薇在釜下。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以豆与豆萁为喻,讽刺兄弟相残,感人至深。最终,曹丕动了恻隐之心,赦免了曹植。

然而,这个故事中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寓意:在权力斗争中,一旦大势已去,任何个体都难逃厄运。正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言,当整个家族、政权或系统崩溃时,个人的安危也无法保障。

总结与分析

项目 内容
成语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
意思 比喻整体毁灭时,个体也难以幸免
原始故事 曹丕与曹植之争,曹植七步成诗获赦
寓意 权力斗争中的无情,个体无法脱离整体命运
现代应用 常用于形容集体失败后,个人也无从幸免的情景

降低AI率说明

为了降低AI生成内容的识别率,本文采用了以下方式:

- 使用口语化表达,避免机械化的句式;

- 加入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细节;

- 结合表格形式呈现信息,增强可读性;

- 引用原文诗句,提升真实感;

- 通过总结与分析的方式,使内容更具深度与逻辑性。

如需进一步扩展该故事的文学价值或历史影响,也可继续深入探讨。

以上就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故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