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两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一、诗句解析
- “露从今夜白”:此句描写的是秋夜的景象。随着天气转凉,夜晚的露水开始变得洁白,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月是故乡明”:这句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即使异乡的月亮同样明亮,但在诗人眼中,故乡的月亮才是最明亮、最温暖的。它承载着对家乡的怀念与深情。
二、诗歌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之时,他与弟弟分别,彼此牵挂。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体现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家国情怀与人情味。
三、艺术特色
项目 | 内容 |
意象运用 | 露、月等自然景物,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
情感表达 | 真挚、深沉,体现思乡与亲情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含蓄隽永 |
结构安排 |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 |
四、文化内涵
“月是故乡明”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心理的体现。它反映了中国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以及“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无论身处何地,人们心中总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故土,那里的月亮永远是最亮的。
五、总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它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写照,也代表了千千万万游子的心声。在现代生活中,这句话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提醒我们珍惜亲情,铭记故乡。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表达主题 | 思乡、亲情 |
艺术手法 | 景中寄情、借景抒怀 |
文化意义 | 反映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
当代价值 | 引发人们对亲情与归属感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