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意思】一、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在讨论义利关系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当面对丰厚的俸禄或物质利益时,如果不去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轻易接受,这是不值得提倡的行为。
孟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人应当坚守道德原则,在利益面前要保持清醒,不能因一时的物质诱惑而放弃道义。他主张“义利分明”,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当以义为先,而非只顾追求个人利益。
二、原文与释义对照表
原文 | 释义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面对丰厚的俸禄(万钟),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
不辩礼义 | 不去辨别是否符合礼和义的标准。 |
而受之 | 就接受了这些利益。 |
孟子之意 | 强调人在面对利益时应有道德判断,不应盲目接受。 |
三、延伸理解
孟子在此处并非完全否定物质利益的价值,而是提醒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坚守道德底线。他举出“舍鱼而取熊掌”的例子,说明在“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应选择“义”。
此外,孟子还指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进一步深化了他对“义”的重视,也呼应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观点。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面对各种诱惑和利益驱动,很多人容易迷失方向,忽视道德和责任。因此,“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不仅是古代士人的行为准则,也是现代人应当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提醒我们:利益虽诱人,但义重于利。在人生的抉择中,唯有坚守道德,才能走得更远、更有尊严。
以上就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