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位置境域】枣庄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地处鲁南地区,是连接华北与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该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煤城”之称,近年来在经济转型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是对枣庄市位置与境域的简要总结。
一、地理位置
枣庄市地处北纬34°27′—35°19′,东经116°40′—117°49′之间,东邻临沂市,西接济宁市,南连江苏省徐州市,北与济宁市微山县接壤。全市总面积约5957平方公里,下辖市中区、薛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四个市辖区以及滕州市(县级市)。
二、地形地貌
枣庄地势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属鲁南丘陵地带。境内多为山地、丘陵和平原相结合的地形结构。主要山脉有抱犊崮、熊耳山等,其中抱犊崮是鲁南最高峰,海拔580米,被誉为“鲁南第一峰”。东部靠近微山湖,水域面积较大,水系发达,河流主要有新运河、老运河、峄城河等。
三、交通区位
枣庄地处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处,是连接山东与江苏的重要节点城市。京沪高铁、京福高速、日东高速等多条国家级干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此外,枣庄机场(现已关闭)曾是区域重要的空中通道,现正规划建设新的航空设施。
四、行政区划
区县名称 | 类型 | 面积(平方公里) | 人口(万人) |
市中区 | 市辖区 | 325 | 约55 |
薛城区 | 市辖区 | 468 | 约45 |
台儿庄区 | 市辖区 | 485 | 约30 |
山亭区 | 市辖区 | 880 | 约40 |
滕州市 | 县级市 | 1497 | 约110 |
五、自然环境
枣庄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约13.5℃,年降水量约800毫米左右。由于地处平原与丘陵过渡带,生态环境多样,既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六、历史沿革
枣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明清时期因煤炭开采逐渐发展起来,民国时期成为重要的煤炭基地。新中国成立后,枣庄作为全国重点能源城市之一,对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如今,枣庄正逐步实现从“煤城”向“生态宜居城市”的转型。
综上所述,枣庄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在区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未来,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枣庄将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上就是【枣庄位置境域】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