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暮江吟》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原文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那残余的阳光洒在江面上,使得一半的江水呈现出碧绿的色泽,而另一半则被染成了红色。到了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弯弯的新月犹如一张弓挂在天空。
注释:
1. 残阳:指落日余晖。
2. 瑟瑟:青绿色。
3. 可怜:可爱的意思,在这里表达的是对美好景致的喜爱之情。
4.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一天。
5. 真珠:即珍珠。
赏析:
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将夕阳映照在江面上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铺”字用得极为传神,仿佛阳光像一层薄纱般均匀地覆盖在江面上。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进一步刻画了江面色彩斑斓的画面,一半是深邃的碧绿,另一半则是热烈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第三句“可怜九月初三夜”,点明时间是在秋天的初夜时分,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浪漫气息。最后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通过比喻的手法,把露珠比作珍珠,新月形容成弓,不仅形象生动,还赋予了画面一种神秘而优雅的美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平静状态下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寄情山水、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