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诗词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这句话出自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是一首极具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
“楚天千里清秋”,描绘了一幅辽阔而明净的秋日景象。“楚天”指的是南方的天空,这里泛指长江流域一带。千里江山尽收眼底,给人以开阔之感;而“清秋”则进一步点明了季节特征,清爽、澄净的秋天让人倍感舒适。接下来,“水随天去秋无际”,将目光投向远方奔流不息的江水,它仿佛与天际相接,没有尽头。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浩瀚壮观,也隐喻着时间流逝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整首词通过对眼前景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复杂的心绪。一方面,他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到生命的宁静与美好;另一方面,他又为国家命运和个人抱负未能实现而深深叹息。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屡遭挫折,因此在这首词中,既有对壮志难酬的感慨,也有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以下是这首词的全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优美的语言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成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辛弃疾个人的思想感情,更寄托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共同的理想与追求。通过阅读这首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才华横溢,还能体会到他们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