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和分类准确率,进一步规范各社区、村及办公场所的垃圾分类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考核评分细则。该细则旨在通过科学、公正、可操作的评估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发展。
一、考核对象
本细则适用于XX街道辖区内所有社区、行政村以及各类办公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商场、写字楼等。
二、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1. 组织管理(20分)
-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得5分;
- 制定年度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得5分;
- 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活动,得5分;
- 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得5分。
2. 设施配置(20分)
- 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标识清晰,无破损,得10分;
- 垃圾分类投放点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使用,得5分;
- 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齐全,得5分。
3. 分类投放(20分)
- 居民或工作人员能够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抽查合格率不低于80%,得10分;
- 垃圾混投现象明显减少,得5分;
- 对分类错误行为及时纠正并进行教育引导,得5分。
4. 分类收运(20分)
- 垃圾清运单位具备资质,运输过程无遗撒、滴漏,得5分;
- 分类收运频率符合要求,确保垃圾不积压,得5分;
- 建立分类收运台账,记录完整,得5分;
- 垃圾转运站管理规范,无异味、无污染,得5分。
5. 宣传引导(20分)
-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如宣传栏、横幅、电子屏等,得5分;
- 定期组织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督导,得5分;
- 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垃圾分类小课堂”等活动,得5分;
- 建立居民反馈机制,及时处理问题,得5分。
三、考核方式与结果运用
1. 考核采用日常巡查、季度检查与年终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每季度由街道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人员对各社区、村及办公场所进行实地检查,并形成书面报告。
3. 考核结果将作为评优评先、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
4.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将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四、附则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XX街道办事处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共同营造整洁、文明、绿色的生活环境。
XX街道办事处
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