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算管理制度通用】为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财政管理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校预算管理制度通用》。该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类经费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与调整等全过程管理。
一、总则
1. 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应坚持“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厉行节约、注重效益”的原则。
2. 学校预算应以年度工作计划和事业发展目标为依据,全面反映学校各项收支情况,做到科学、合理、可行。
3. 预算管理应纳入学校内部审计和监督体系,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透明度。
二、预算编制
1. 预算编制应由财务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式进行。
2. 编制内容应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及专项资金预算,涵盖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基建等方面。
3. 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严禁超预算支出或无预算支出。
三、预算执行
1.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机制,确保各项资金按计划使用。
2. 财务部门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
3.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执行,不得擅自调整或挪用资金。
四、预算调整
1.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政策变化、突发事件或重大调整,确需调整预算的,应提出书面申请,并附详细说明。
2. 预算调整须经学校财务领导小组审议,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执行。
3. 调整后的预算应重新纳入统一管理,确保整体财务秩序稳定。
五、预算监督与考核
1. 学校应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2. 财务部门应定期向校领导汇报预算执行情况,接受教职工监督。
3. 对预算管理不力、造成资金浪费或违规使用的部门和个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各下属单位可根据本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3. 本制度未尽事宜,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