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虞美人梳楼阅读题及答案

2025-07-01 23:57:54

问题描述:

虞美人梳楼阅读题及答案,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23:57:54

虞美人梳楼阅读题及答案】《虞美人·梳楼》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一首代表作,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梳妆时的心绪变化,情感深婉,意境幽远。该词常被选入语文教材或文学鉴赏类题目中,成为学生理解古典诗词情感与艺术手法的重要文本。

一、原文

> 虞美人·梳楼

> 吴文英

>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瘦。

> 清晓起来,懒画蛾眉,只把桃符贴。

> 门外东风,吹泪成斑,红湿衣。

> 桃花落尽,春去也,君不归。

> 空庭春色,无人问,独倚楼。

二、阅读理解题

1.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瘦。”一句中的“瘦”字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2. “清晓起来,懒画蛾眉,只把桃符贴。”这几句描写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状态?

3. “门外东风,吹泪成斑,红湿衣。”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 “桃花落尽,春去也,君不归。”这句话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5. 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人公内心情感的?

三、参考答案

1. “瘦”字既指女子因思念而消瘦,也暗含她希望丈夫能注意到她的憔悴,从而产生怜惜之情。

此处“瘦”字不仅写实,更寄托了女子内心的哀怨与期待。

2. 这几句表现出主人公情绪低落、无心打扮的状态,反映出她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与失落感。

“懒画蛾眉”和“只把桃符贴”说明她失去了往日的兴致,内心空虚。

3. 此句运用了拟人(“东风吹泪”)和比喻(“泪成斑”)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主人公因离别而悲伤落泪,泪水如红花般沾湿衣衫,突出了她的孤独与哀愁。

4. “桃花落尽,春去也,君不归”起到了点题和深化情感的作用。

春光已逝,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不再,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爱人迟迟未归的失望与无奈。

5. 作者通过“云鬓斜簪”“懒画蛾眉”“桃符贴”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从清晨到黄昏的心理变化。

她从试图打扮自己、吸引丈夫注意,到逐渐失去兴趣,再到独自倚楼远望,层层递进地表达了她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四、赏析与总结

《虞美人·梳楼》虽篇幅短小,但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词中通过女子日常生活的细节,传达出深沉的相思之情。吴文英善于以物寄情,将自然景物与人物心理巧妙结合,使整首词充满诗意与画面感。这首词不仅是对女性心理的细腻刻画,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爱情与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如需进一步解析其他古诗词或拓展相关阅读题,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