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卜算子(middot及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

2025-07-02 04:18:13

问题描述:

《卜算子(middot及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04:18:13

《卜算子(middot及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一首充满孤寂与自省意味的小词,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是他人生中最艰难、最沉静的一段时光。此时的他远离庙堂,寄居于黄州城外的定慧院,内心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深思。

全词如下: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谁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整首词以“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勾勒出一个清冷、寂静的夜晚。这种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孤独的氛围,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不被理解的苦闷。“幽人”一词,既是苏轼自身的写照,也是他对自我身份的一种反思与定位。他在这片荒凉之地独自徘徊,仿佛一只无处栖身的孤鸿,既不愿栖息在寒冷的枝头,又无法找到归属。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一句,将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不满,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愤懑与哀愁。而“拣尽寒枝不肯栖”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高洁、孤傲的情怀,表现出作者不愿随波逐流、宁可忍受寂寞也不愿妥协的态度。

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空灵,情感含蓄而深刻。它不仅是苏轼个人心境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独立人格和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苏轼将自己内心的孤独、清高与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词虽为一首小令,却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与艺术魅力。它让我们看到,在人生的低谷中,一个人仍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尊严,即使身处寒冷与孤独,也要坚守自己的选择与信仰。这也正是苏轼在文学史上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